一是降低援助门槛、扩大援助范围。按规定将申请人经济困难的标准提高到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公布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两倍执行,使法律援助覆盖人群从低保人群拓展到低收入群体。将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补充事项范围。满足更多困难群众及特殊群体法律援助需求
二是简化受理、审查、审批程序。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妇女、农民工和军人军属申请法律援助开辟绿色通道,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审批、优先指派;对情况紧急的案件可以先行受理,事后补办材料、手续;按照规定7天办理的案件,承若2天内完成;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实行当日受理、审查、审批,并可以让当事人当场与值班律师对接,实现提速增效、便民利民。对符合条件的特殊人群的法律援助申请,免除经济困难审查:(1)人民法院给予司法救助的人员;(2)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等正在接受社会救助的对象;(3)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老年人;(4)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的农民工(5)建档立卡的贫困户;(6)依照《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和《司法部、中央军委政法委员会印发<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怍实施办法>》明确免予经济困难审查的军人军属。
三是建立健全律师值班制度。印发《365外围赌球办公室关于做好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了律师派驻派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法院、看守所、“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实体平台值班制度,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市中心聘请律师每天在行政服务中心司法局窗口和“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值班,现场、在线解答当事人法律咨询,对援助中心受理的法律援助申请,当场指派给值班律师,实现即时对接。市司法局、新罗、武平等区县法援中心在中级法院、区、县法院派驻了律师值班,开展诉前调解和涉法涉诉调解处理工作。
四是打造“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市司法局与福建信实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法律服务线上、线下平台。目前,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对市司法局提供的实体平台进行装修,待场地投入使用后,对复杂疑难的案件,当事人可以通过线上预约,在线下实体平台和律师面对面沟通和解答,解决矛盾和纠纷。武平县“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与县政府“12345”平台实行了对接,并建立了与“12345”平台的衔接联运机制。全市7个“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自去年7月正式开通运行以来,共接听并处理了1866起法律咨询、法律事务。
五是规范监管、提升援助质量。印发《龙岩市法律援助案件管理质量标准》《龙岩市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和《龙岩市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规范咨询、受理、审查、指派、承办等行为;严格办理死刑、未成年人等案件承办人员资质条件,对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承办律师须具有3年以上刑事辩护执业经历,确保案件办理质量;案件指派采取点援制和指派制相结合的办法,合理指派承办机构和人员。落实“评议卡”制度、庭审旁听、档案管理、卷宗检查、回访制度;开展案件质量自查和抽查活动。
六、扩大宣传、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
通过开展法律援助讲座;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电视台专场;节假日义务法律咨询;“龙岩普法”公众号;通过各类网站和在“e龙岩”网上公共服务平台科普栏目上加入法律援助有关知识的内容;组织开展优秀法律援助案件评选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法律援助工作情况和我市法律援助在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的先进个人和典型事迹,让公众了解法律援助,让更多的弱势群体能够通过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和热心人士助力法律援助工作。
七、加大经费保障,确保专款专用。
市中心和永定区都印发了《关于调整法律援助办案补贴发放标准的通知》,大幅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标准,通过提高办案补贴标准,提高法律援助人员的办案积极性,促进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提升。上半年,市中心、长汀、武平3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资金项目实施单位,共申报项目案件167件,申报项目资金37.05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资金的申报成功,缓解了我市法律援助经费的不足,让更多弱势的农民工、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获得了法律援助服务。
今年1-6月,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1352件,同比增长23.21%。其中民事1124件,同比增长3.7 %,刑事227件,同比下降0.87% ,行政案件1件。受援人1352人,接待现场咨询3762人次,为受援人免收法律服务费438.91万元,减免缓交诉讼费218.19万元,为受援人挽回损失或取得利益 2289.18万元。